焦爐在裝煤、煉焦、推焦及熄焦過程中,會向外界排放大量煙塵。焦爐煙塵含有多種污染物,主要是由固體懸浮物(TSP )、苯可溶物(BSO)及苯并芘(BaP)組成。煙塵逸出后冷凝并附著在懸浮微粒表面,隨著呼吸微粒進入人體內并沉積于肺部,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。從20世紀70年代起,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,焦爐煙塵污染治理技術已引起各發達國家的重視,并相繼在焦爐上運用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國內焦爐煙塵治理技術起步較晚,除寶鋼、武鋼等大型企業在引進消化國外技術的基礎上設置了環保裝備外,國內大部分焦爐環保治理遠未得到普及應用,因此國內焦爐煙塵污染治理及推廣勢在必行。
如果焦爐重新供熱與鼓風機是否啟動無關時,即加熱煤氣管道貌岸然保持正常的煤氣壓力時,即可直接把煤氣供入爐內恢復加熱。不管是使用焦爐煤氣加熱還是貧煤氣加熱,都可直接把煤氣送入爐內。 應當指出,過去的規程曾規定:停止加熱后,把高爐煤氣送入含有大量空氣的蓄熱室有爆炸的危險,應首先用焦爐煤氣加熱,然后換為高爐煤氣。 但是,日常生產中用貧煤氣加熱時,把貧煤氣送入“含有大量空氣的蓄熱室”是不可避免的,即每次交換都是把煤氣送入“含有大量空氣的蓄熱室”。實際取樣化驗表明:在交換過程中,煤氣關閉后3—5s開始取下降氣流廢氣樣,到廢氣交換完畢為止,所取廢氣樣中含空氣60%--85%。這是由于交換過程中煤氣關閉后,流通系統阻力減小使小煙道吸力增加,空氣進入量增加到約為原來的1.5倍,在廢氣交換結束后足以使下降氣流通過大量空氣。在這種情況下不產生爆炸的原因,是由于流通通道中煤氣空氣混合面較小且被燃燒生成的廢氣隔離,不形成爆炸氣體,所以不發生爆炸。因此重新供熱時,在貧煤氣加熱的情況下,也不必采用再換為富煤氣加熱,單熱式焦爐也不必先送入少量貧煤氣的這種作法。
焦爐煤氣具體頻繁的周期性,煤氣用戶的使用量存在一定的波動,當煤氣用戶處于低谷,而焦爐煤氣產生處于高峰時,將造成煤氣集氣管壓力系統無法正常調節,必須采取放散的措施,西安嘉華熱工設備有限公司自主開發并包郵專利的防焦油點火桿,大大的提高點火成功率及使用年限,使焦爐煤氣放散自動點火系統更趨于穩定安全,操作簡單,易于實現的點火系統。